倪丽斯
一位西洋传教士, 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在封建王朝的一段余晖里, 做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师, 留下无数的传世经典, 他就是清朝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 一支3D动画团队, 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 前后大约有超过40人的项目投入, 再现郎世宁一幅被称为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之一的《百骏图》。在传统佳节农历甲午马年到来之际, 这幅传世名画借助3D高新技术一展英姿。
现在,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3D动画团队, 听听他们关于再现《百骏图》的那些事儿。
细节之处 体现难度
这次 “绘动的百骏图” 是由太极公司3D动画团队所完成的, 将郎世宁《百骏图》以全新技法再现, 团队在创作之初坚持的最高原则就是 “完全忠于原画”: 不只造型和风格要忠于原画, 甚至包括动画停止时, 所有景物、 人物和马匹的位置和姿态, 也都必须和原画一模一样, 包括骏马身上的每根鬃毛。对于鬃毛, 技术研发团队设想是能够控制每一丝、 每一缕鬃毛的飘动, 这样才能在动画表演结束时, 让所有的鬃毛都很自然地、 同时很精准地回到原画中的位置。如果没有很深厚的技术研发基础, 又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呢?而这也是太极公司誓言 “忠于原画” 的底气所在。
在创作过程中, 太极团队花费了无数心力去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 准确地再现《百骏图》的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等等。他们细心揣摩每匹马在画中的个性, 并依据每匹马和人物在画中的姿态, 去编写故事。所以当你细看《百骏图》长卷动画时, 骏马和骏马之间、 骏马和奚官之间, 精彩有趣的互动在每个细节生动呈现。
太极公司研究发展部工程师许棠为, 对项目的技术如动画投影、 互动展示等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项目不同的技术种类, 由不同的技术小组负责, 最终再依据每个项目的软硬件要求和现场环境, 实施总调校。展览中运用了高精准度的大型投影拼接和许多互动技术, 而每个展览的环境条件都不相同, 在布展时, 常常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立刻解决。由于每个技术小组不可能都来到现场, 所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现场的问题, 难度可想而知。”
“展览材料、 装置如何做到精准匹配的呢?” 记者不禁好奇到。对此, 许棠为也颇为感叹, 在他印象中, 不少材料、 装置, 都只能从台湾订制, 然后空运或亲自带过来。像 “一马当先” 互动展项的体感侦测器支架,原来现场做的不是很匹配,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公司不惜代价, 再紧急决定从台湾订做, 他就是这样将一个近十公斤重的展品亲自背过来。
骏马英姿 闪耀两岸
“绘动的百骏图” 在台湾展览后, 得到大众的追捧和欢迎, 很多去看过展览的人都把看展的视频或心得放到网络上, 与大家分享, 不少人从来没想到过《百骏图》的马儿真能在原野上奔跑起来!特别又逢马年,“绘动的百骏图” 更是激发起大家浓厚兴趣。现任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先生看过后说,“对文创产业来说, 只有通过科技进行整合, 其成功机会才能获得最大。” 而华硕创办人童子贤先生则连声赞叹, 这个展览提供了新的创意刺激, 创造了新的营运模式。
不同于台湾, 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 有属于老厂房独有的历史感, 十多米的挑高, 还有一条运河缓缓流过, 浓浓的老南通味道仿佛让时间在这里戛然而止。比之在台湾展出的版本而言, 不仅展区更为宽敞明亮, 而且动画投影的大小更达到台湾版的四倍大, 动画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此外, 互动区的项目,包括门票互动软件等, 几乎全部都重新改写升级, 当你拿到门票后, 根据门票后面的提示, 下载APP, 然后把门票放在镜头下, 你会惊喜地发现门票上原本静态的图竟然动起来了, 并且还附有相关的解说。这直接源于设计者们想让所有前来参观的人能把百骏图带回家的创意, 使得一个表态展览在互动趣味性和丰富度都得到颠覆性提升。在长达31米, 是原画16倍大动画投影的对面, 是一幅1:1原尺寸的高保真复制画, 这足以让大家在两种艺术形态中尽情欣赏大师的超人技艺。
作为目前最大的《百骏图》动画投影, 当你驻足于31米的动态屏幕前, 震撼的画面, 身临其境的观感, 让人宛如走进《百骏图》意境之中。一张静态的《百骏图》, 神奇般地再现出一天24小时的时光变幻, 从黎明到深夜, 让人对《百骏图》的想象从平面的拓宽到空间, 又延伸到时间。近看, 画面精致细腻; 远看, 场景气势磅礴。一幅由想象展开的骏马逸事生动呈现。
这幅名画的真迹如今收藏在海峡那头的台北故宫, 如果你不能亲眼目睹, 没关系, 就快来看看它不远万里, 借着科技的翅膀, 来到南通的3D画卷吧。这, 包含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情趣, 又代表了最新3D技术的潜心研究。这一定能让你穿越时光隧道, 和骏马、 奚官们倾心交流。在这张扬鞭而起的3D百骏图前, 等你, 马上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