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南通市港闸区唐闸镇西市街18号。100多年前,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在此处筹建大生纱厂,并陆续兴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一系列实业群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工业乡镇。唐闸曾经是中国近代民族轻纺工业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历史街区,保存着体系完整的近代企业遗存和工业城镇风貌。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唐闸古镇的保护利用工作,全面修缮街区风貌,精心保护工业遗存,筹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精心保护的同时,着力探索转型发展,利用工业遗存兴建了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历史空间新的发展活力。
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历史街区—唐闸,这里保存着体系完整的近代企业遗存和工业城镇风貌,是中国近代民族轻纺工业的一个重要发源地。1895文创园基于唐闸历史工业遗存而兴建,总占地面积约6.7万㎡,总建筑面积约4.4万㎡,以“工业文明活化石、时尚创意新天地”为定位,包涵创意设计、创意工坊、创意会展、创意体验等七大功能。
园区自对外开放以来,以继承并弘扬工艺美术为主导,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南通首届俄罗斯艺术周、波兰克拉科夫版画展、首届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等精品文化展,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对于追求艺术领域精神上的需求。2014年,园区又启动了与台湾文创产业的紧密合作,与台湾文创联盟、台湾联合报系、台湾太极影音科技公司、台湾吉而好文创设计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先后合作举办了互动教育科技展——“绘动的百骏图”与“春晓时代、汉宫style”、“追梦——永远的邓丽君特展”、“水水五月天——台湾文创生活节”等两岸互动活动,尤其是两岸文创生活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台湾市集团队与本地文创青年共同参与,促进了两岸文创青年互动与交流,充分挖掘了文创市场在南通的潜力,并以此应运而生,推出了“南通·1895创意市集”品牌,通过常态化开展市集活动,集聚了一批充满想像力的生活艺术家、产品设计师、手工艺匠人等文创青年,在为这些文化爱好者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目前园区已成功获评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陆首家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区等多项殊荣。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运营,园区紧紧围绕文化创意、数字传媒、信息服务、手工艺术、休闲旅游五大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已吸引了包括北京四面镜像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留韵古金丝楠艺术品有限公司、江苏好享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华莘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通謇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南通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有限公司等30多家文化企业入驻,并引进大师工作室、土布工坊、薄荷工坊、金丝楠木展示馆和四合院生产基地等项目。与此同时,园区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及现状的梳理,做好业态比例的分配,加大招商力度,制订了多项招商扶持政策。
此外,园区以打造研究、成型、孵化、投资、交易、服务六个平台为目标,兴建了版画工作室、创客中心、推广服务中心、青年公寓等功能配套设施,为艺术家留园创作、创意青年创业创新、小微企业孵化成长等创造便利。与此同时,园区与高校、行业协会共同打造“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中国工艺美术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展开深度合作,成立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南通)创新中心,打造世界手工艺村,共同促进中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两岸知名的机构、公司加强合作,深化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区运营,成为两岸文创青年交流合作的基地,培育文创人才,输出文创理念。
|